人物訪談

此標籤共有 38 篇文章

從被動使用者轉為主動規劃者 人文學科面對科技的改變
人物訪談, 觀點

從被動使用者轉為主動規劃者 人文學科面對科技的改變

隨著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都有突破性的表現,向來被視為無法被取代的人文與藝術領域,也逐步感受到威脅,尤其近年來,從翻譯、寫作到繪畫都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的新可能,科技的快速發展可能對人文學科帶來哪些影響與改變?數位與人文的跨領域對話又該如何開始?

  • 楊育青
跨出舒適圈 讓AI成為各領域的應用工具
觀點, 人物訪談

跨出舒適圈 讓AI成為各領域的應用工具

隨著人工智慧在各個產業逐步落地,帶動企業的人才需求,除了超會寫程式的工程師,企業更需要能把數據轉為關鍵營運決策的人才。根據線上學習網站Coursera,日前公布的2022年全球技能報告指出,由於數位轉型、通貨膨脹和全球不穩定性等因素,有越來越的學習者選擇學習數位技能和軟實力技能,以因應未來新經濟需求,在在顯示跨域趨勢不可擋。

  • 楊育青
2025的人才想像:跨域將是必然
人物訪談, 觀點

2025的人才想像:跨域將是必然

自2016年AlphaGo打敗棋王李世乭以來,全球AI的發展突飛猛進,相關的產業應用也如雨後春筍冒出。全球知名調研公司 IDC 最新《全球人工智慧支出指南》研究指出,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在 AI 系統方面的支出將從 2022 年的 176 億美元,到2025 年將增至 320 億美元左右。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未來的人工智慧有可能超越人類嗎?對於未來的AI時代,我們又有哪些想像呢?

  • 楊育青
台灣杉二號 AI 超級電腦的下一步?
觀點, 人物訪談

台灣杉二號 AI 超級電腦的下一步?

隨著AI在各產業的應用逐漸落地,加上逐日累積的資料量,對於系統效能及開發環境的高速運算需求與日俱增,上月底由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台智雲,TWS)、台灣大哥大及NVIDIA共同舉辦的「AIHPCcon 台灣AI超算年會」上,展現了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的高速運算效能和技術。

  • 楊育青
「富數據」時代,我們如何從資料中創造價值?
觀點, 人物訪談

「富數據」時代,我們如何從資料中創造價值?

隨著資料的價值逐漸被重視,許多公司都開始關注資料治理或是資料導入等議題或做法。但是,為什麼有些公司在導入相關專案時會失敗?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助理教授鄭江宇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成員的資料素養還不足,或根本尚未建立。由於資料科學需要橫向的整合,若企業的成員不具備資料素養,後續在專案的推動上就會十分辛苦。那麼,什麼叫做資料素養呢?

  • 楊育青
除了神經網路 人工智慧還有什麼可能?
觀點, 人物訪談

除了神經網路 人工智慧還有什麼可能?

經過漫長的三波技術起伏,人工智慧在2017年終於一炮而紅,成為各方追逐新穎技術的代名詞。經過幾年野蠻生長之後,發展逐漸回歸理性,也不難發現一個事實,產業所需要的,或許不是多麼高深難懂的技術,而是如何透過 AI 這項技術工具,搭配企業獨特的領域知識,形成最佳解決方案。

  • 陳梓元
俄烏開戰!台灣產業應該知道的關鍵影響
觀點, 總體經濟, 人物訪談

俄烏開戰!台灣產業應該知道的關鍵影響

上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跌破許多人眼鏡,《經濟學人》稱為「不可思議」(unthinkable) 的這場戰爭,使得金融市場短暫劇烈動盪,對於全球產業會產生什麼影響?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因為衝突地區並非主要供應鏈,也不是主要消費市場,中長期經濟衝擊不會太大,比較可能受到影響的是能源、金屬以及糧食價格。

  •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