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此標籤共有 215 篇文章

疫情下持續升溫的科技戰,台灣該如何走出新局?
觀點

疫情下持續升溫的科技戰,台灣該如何走出新局?

中美貿易戰、5G興起、車用電子商機的驅動,假使沒有疫情影響,預估2020年將是產業的豐收年;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斷了以中國為主的供應鏈 ,持續升溫的中美戰爭,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位處全球電子資訊業供應鏈前端的台灣,不得不仔細重新理解中國的角色與地位,觀察全球最新變化,適時做出最好的選擇。

  • 楊育青
AI 工程師林愛哲分享:商科生跨足人工智慧的學習之旅
觀點

AI 工程師林愛哲分享:商科生跨足人工智慧的學習之旅

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不同領域學門的分界越來越模糊,跨域思考也逐漸被重視。結合程式語言及領域知識的跨領域學習者,漸成為職場上搶手的明星。例如結合數據蒐集、整理、分析、與解讀的「資料科學」,便是近年極受歡迎的新興跨領域學問,可以將商業知識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協助企業對商品銷售進行預測。

  • 楊育青
從資料找黃金:融合大數據,創造跨世代競爭力
觀點

從資料找黃金:融合大數據,創造跨世代競爭力

假設你是一個書商,想知道那些書會大賣,你會怎麼做?以往我們會拉出銷售報表,再搭配我們已知的經驗,如價格、節慶...變化因素進行判斷,再提供對應的銷售資訊。但我們透過顧客以往的匿名購買資料,結合所得稅申報、教育程度、當年總統大選等資料發現,會發現部分時候,顧客行為和編輯與行銷的直覺完全不同;甚至可以找出被忽略的熱銷書籍。

  • 楊育青
疫情後求生,台灣中小企業為何需要數位轉型?
觀點

疫情後求生,台灣中小企業為何需要數位轉型?

2020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全球步調,衝擊全球經濟與產業供應鏈,不只重創觀光產業,甚至讓全球供應鏈出現少見的「斷鏈」現象。疫情之中,美中衝突再度升溫,歐美各國不僅要忙著控制疫情,也要思考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與佈局;而佔台灣企業比例高達98%的中小企業,更被專家預測將成這波疫情中的重災戶,在疫情逐漸遠離之際,又該如何調整腳步以適應詭譎多變的未來

  • 楊育青
奇美實業趙令瑜總經理專訪1》 推動人工智慧 奇美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觀點

奇美實業趙令瑜總經理專訪1》 推動人工智慧 奇美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人工智慧不只是奇美進行數位轉型的重要觀念與技術,推動產業AI化,更是奇美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環。因此不惜代價投入資源,運用自家廠區的閒置場地,全面翻新,協助建置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南部分校。期望的是從培訓人才的校區做為起點,延伸為台灣南部AI Hub,更進一步促成科技創新生態圈成形,讓南部的產業搭上AI這班快車,結合學界的力量和產業界一同打造實作平台,為台灣產業發展培育更多人才。」

  • 楊育青
中美競合框架下的科技未來,迎接 AI 時代的夾縫求生術
觀點

中美競合框架下的科技未來,迎接 AI 時代的夾縫求生術

隨著科技進展,人工智慧已經在我們生活周遭隨處可見。過去幾年來,我們對人工智慧的認知,早已不再只限於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想像,還知道AI對於產業及生活的幫助。但我們也發現,生活中依賴至極的科技用品及其背後的科技公司正在定義我們的世界。科技巨頭不僅開發工具、打造極為方便的科技環境,更主宰了我們的資訊世界,成為未來人工智慧的推手。

  •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