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Cloud、Data跟AI CloudMile與企業共創雲端時代 疫情加速企業轉型的腳步,網際網路服務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需求,許多組織被迫把所有能被數位化的流程數位化。這波變革也為企業帶來不小的挑戰,包括數位技術支援、遠端管理和溝通工具、軟硬體及資安環境整備等,以及建立數位轉型的架構。
產業案例, 觀點 高耗能石化廠 如何透過AI推動產業永續? 2021 年最夯關鍵詞「淨零碳排」已不是個口號,這將是實際影響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尤其一直以來被認為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產業首當其衝,因應台灣石化內需市場小,約有七成仰賴出口。歐盟預計在 2026 年全面針對高耗能產品徵收碳稅,且要求供應鏈足跡達到碳中和,一旦正式實施上路,企業勢必需要將碳議題納入成本考量。
人物訪談, 觀點 2025的人才想像:跨域將是必然 自2016年AlphaGo打敗棋王李世乭以來,全球AI的發展突飛猛進,相關的產業應用也如雨後春筍冒出。全球知名調研公司 IDC 最新《全球人工智慧支出指南》研究指出,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在 AI 系統方面的支出將從 2022 年的 176 億美元,到2025 年將增至 320 億美元左右。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未來的人工智慧有可能超越人類嗎?對於未來的AI時代,我們又有哪些想像呢?
觀點, 人物訪談 台灣杉二號 AI 超級電腦的下一步? 隨著AI在各產業的應用逐漸落地,加上逐日累積的資料量,對於系統效能及開發環境的高速運算需求與日俱增,上月底由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台智雲,TWS)、台灣大哥大及NVIDIA共同舉辦的「AIHPCcon 台灣AI超算年會」上,展現了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的高速運算效能和技術。
精選書單, 觀點 為什麼我們願意花時間排隊?找出人類行為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明明已經很多人排隊的店,往往會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也跟著排?看起來創新的技術,為什麼一開始敢採用的人不多?還有,導入AI時很多企業會問:那其他公司都做哪些AI專案?這些看起來不同的情況,其實背後可能有共通的原因。
觀點, 精選書單 你的商業模式過時了嗎?掌握持續創新價值的高效方法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企業帶來了存亡的威脅,另一方面也幫助領導者得以用新的思維來看待他們的商業模式。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主或經理人也許都曾思考過一個問題:「我現在能做什麼?」可能的選項包括:1、關門大吉;2、降低成本僅供維持最低限度的運作,以延長營業時間;3、等待轉機;4、改變公司短期與長期的商業模式。
觀點, 精選書單 NPO也需要創新嗎?如何跳脫傳統運作限制擴大影響力 許多商業或是科技公司多半認同「不創新,就滅亡」,但在社會公益領域也是如此嗎?許多懷抱著改善貧窮、環境保育等崇高使命的組織,往往為了籌募資金、改善短期問題而疲於奔命,又怎麼有辦法能探討創新、精實效率的方法以發揮影響力?
觀點, 人物訪談 「富數據」時代,我們如何從資料中創造價值? 隨著資料的價值逐漸被重視,許多公司都開始關注資料治理或是資料導入等議題或做法。但是,為什麼有些公司在導入相關專案時會失敗?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助理教授鄭江宇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成員的資料素養還不足,或根本尚未建立。由於資料科學需要橫向的整合,若企業的成員不具備資料素養,後續在專案的推動上就會十分辛苦。那麼,什麼叫做資料素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