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才走到一半?2023下半年的企業風險管理

今年上半年美國銀行倒閉讓許多人憂心,金融風暴是否可能捲土重來,美國升息看似進入尾聲,然而其實還有些潛藏危機值得關注,至少歐洲升息尚未停止。另一方面,歐盟與美國在碳邊境稅上也持續推進,透過經濟手段解決氣候危機的政策已是全球許多國家共識,對企業而言似乎也形成不小的壓力,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從風險管理切入,分析全球總體經濟趨勢,以及近期各國央行與產業的動機與轉向。

ESG會是重要的風險議題嗎?

孫明德提到,台灣的物價上漲率已超過2%,即使相較於歐美國家動輒5%、8%的數字來得低,但台灣民眾仍對食物價格的調漲十分有感,雖然政府透過台電跟中油等國營事業的價格調節,降低民眾對於國際天然氣與石油價格飆漲帶來的衝擊,但由於黃豆、小麥及玉米的價格上漲,除了進口食物變貴,連帶也影響雞肉與豬肉的價格。緊接而來的隱憂是,假使之後開始徵收碳費,包括建材在內,還有許多生活產品的價格會在往上調,民眾的痛苦感也會跟著提高。

「ESG當然是趨勢,因為你不做,別的國家也會持續做,」孫明德說,屆時符合ESG原則的產品將更有競爭力,也能銷售到更多地方。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帶來壓力,因為做得不夠多、進度不夠快,等到明年有更多東西漲價後,將會面臨更大的銷售壓力,也因此,除了科技業,包括鋼鐵、石化、塑膠、造紙、水泥,以及其他傳統產業都在關注ESG的議題。

對中小企業來說,眼前的壓力可能並不直接來自國外市場,而是上游的國內大企業為了符合國際客戶需求,會提供下游供應商相關課程或培訓或是其他實際行動,藉由廠商間彼此合作,達到共同提升的效果,以整合供應鏈。

網路不僅讓壞事傳千里,也會加快銀行倒閉的速度

自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後,除了個人房貸受到影響,對世界各國也帶來很大影響,包括英鎊大貶,連帶財政大臣與首相接連下台;緊接著,今年第一季美國矽谷銀行倒閉、歐洲瑞信又再度出事,不免讓人擔心接下來還會有哪些風暴發生?

「升息並不可怕,快速這兩個字比較可怕,」 孫明德分析,由於美國將利率從0%升至5%,過於快速的升息,表面上聽起來對銀行十分有利,因為銀行可以從房貸戶手上收到更多利息,但是銀行也要承受股票與公債大跌的風險,可以看到去年國際股債市的表現十分糟糕。再加上過去幾年,美國銀行大量購買公債與股票,導致銀行的資產大量虧損,而矽谷銀行及美國第一共和這些銀行的客戶分別屬於新創事業及高資產客戶等特殊族群,且美國存款保險的上限只有25萬美元,一旦存款超過25萬美元就有風險。

在存戶對於銀行信心度不足的狀況下,就發生了擠兌危機,加上網路資訊快速流通,以及網路銀行的便利加快了提款速度,這些都是讓銀行快速倒閉的原因。後續美國政府雖然出手解決一些銀行的倒閉危機,但民眾的信心已經受到打擊,所以一些存戶開始將存款陸續從地區銀行轉到大型銀行集團;或是選擇將資金從股債市搬到貨幣市場基金。

於是,當小銀行的資金被搬空,雖然聯準會提供了一些資金讓銀行可以融通,但是銀行害怕再發生擠兌風潮,也不敢隨意讓金錢流通。當每個人都不敢把錢放出去,中小企業沒有營運資金;房貸戶會因為拿不到錢,導致信用被緊縮,可以預期美國接下來的半年將會出現經濟衰退。

金融危機才走到一半,資產安全移動三途徑

「金融危機,只有走到一半而已,」孫明德提醒,當美國經濟下滑,違約率增加的時候,美國金融業將會再迎來新一波風險,因此,投資更要以安全為首要考量。顯見的趨勢是,美國的貨幣基金會往亞洲移動,由於亞洲國家的銀行管制較嚴,通常不太容易操作太多槓桿,所以小銀行會往大銀行移動、股債往貨幣基金移動、歐美往亞洲移動是目前最安全的三條途徑。

那麼,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會再重演嗎?

孫明德認為,目前的風波還不會波及到台灣,因為台灣與第一共和、矽谷銀行沒有什麼生意往來,大多的影響都還在美國境內;而歐洲的問題,則是來自「影子銀行」等非銀行的金融機構間的交易。

「目前的風險不在機構,而在商品上,」他提醒,目前各國政府會積極避免銀行機構倒閉,「但是商品可以賴帳」。例如瑞士信貸之前曾發行一個名叫AT1的商品,雖然名為「債」,但其實是「資本」。當中潛藏的風險是,萬一機構有狀況的話,要先還債權人,接著才會將剩餘的資產分給股東。因此,當瑞銀接手處理瑞信的債務問題時,便將這筆註銷掉,台灣的投資人這才恍然大悟,自己買的不是債而是一個資本,沒有規定一定要還。因此,在投資海外商品時,必須要留意自己買的商品究竟是什麼屬性,以及基金的內容與比重。

「去美元化」、「去中化」、「去台化」的風險考量

近期,可以發現全球經濟受美元升息影響頗深,也讓各國央行開始採取一些作為以降低對於美元的依賴性。

所以,最近各國的央行都在購買具保值作用的黃金外,增加人民幣的使用,也是避免美元國家金融受美國支配的方法之一。另外,推行數位貨幣則是一種限制美金的使用範圍的方法,因為一旦國家的貨幣數位化了,民眾就必須使用手機與網路進行交易,且當日常交易與繳費都要用數位貨幣的時候,民眾就只有在與外國人交易時,才能使用外幣,也就降低日常對美元的依賴。

孫明德說,在分散風險的考量下,除了ESG這種環境風險,從疫情或俄烏戰爭等經驗中可以發現,當製造過於集中在一個地方也是一個風險。因此,才會有金融去美元化、製造去中國化、半導體去台化的說法。但這些說法過於簡化,可能誤導大家對於事實的認知,建議應該深入了解背後的政策考量與連動關係,才能夠確實掌握趨勢,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欲了解更多,請收聽『全球總經趨勢:去美元化、去中化、去台化一 ft.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