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問題,才能發揮人工智慧最大效力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持續以培育人才為核心,推動台灣產業AI化,身為文科生,她打破「學人工智慧,數理要很好」的迷思,並鼓勵大家了解AI的能與不能、學習如何定義問題,便永遠不會被機器取代。

從小我熱愛閱讀,只要紙上有字就讀,報紙、農民曆、哥哥姊姊書架上的書照單全收,所以《紅樓夢》、《未央歌》甚至林語堂的《京華煙雲》,都在國小時亂七八糟讀進腦子裡。因為讀了不少字,也很想成為一個寫字的人,於是十五歲時就立志成為記者。高三那年,在書桌上貼﹁政大新聞﹂四個大字,發憤圖強,很幸運考進新聞系,畢業後也順理成章進入媒體圈。

一開始跑立法院,接著進入財經領域,從網路報記者、週刊企劃再到月刊的編輯主管,中間也寫過幾本書、寫過一些腳本。但這些看似多采多姿的經歷,其實發生在媒體產業不斷衰退的環境背景中。而在媒體工作的同時,也經常應邀到大學授課,所以累積不少教學與教材編寫的經驗。

二○一七年人工智慧成為台灣產業熱門關鍵字,二○一八年時任中研院研究員的陳昇瑋創辦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被稱為「台灣規模最大的AI人才基礎工程」。當時因為需要有人協助品牌行銷與組織重整,因此我加入基金會擔任執行長特助,負責這些工作。一年多之後,陳昇瑋意外遽逝,於是我接下他的工作至今。

數理不好,也能學會AI嗎?

進入人工智慧領域,對於文科生而言的確有點難以想像:不會寫演算法的人,要怎麼理解人工智慧?

其實,這是台灣對於人工智慧相當大的誤解。一開始,從學校到產業界都有這樣的迷思:人工智慧屬於資訊工程師的專業,所以在學校裡該由資工、資管或電機系來培養人才,在企業裡就是由資訊部來負責。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人工智慧最大的特性是應用範圍非常廣,不同產業、企業的不同部門都能夠使用,關鍵不在於演算法有多麼高深,而在於如何找到最有價值的問題,再使用AI來解決、創造價值。例如,很多企業都將停車場改為AI自動辨識車牌,這或許能夠節省少許成本,但能夠創造新的價值嗎?恐怕未必。

所以,AI能夠用得好,關鍵在於先問對問題;再來是必須收集足夠且正確的數據(data),確定這些數據能夠解答前面的問題。最後才進入寫演算法、訓練模型、驗證的階段。有趣的是,問問題及定義問題,正好是新聞系相當重要的訓練之一。

當然,剛開始接觸AI時,我下了不少苦功。第一步是將陳昇瑋所有的演講影片、專欄和訪談找出來。AI的演講通常很長,一場一個小時是基本,兩個小時也很常見,我邊聽邊整理筆記,列出關鍵字及重要概念。再比對他在報章雜誌上的專欄,找出關鍵字詞間的相關性。

完成基本功之後,我從這些內容裡找出十五項問題,一項項請教陳昇瑋,也同步參考他手上的七百多頁相關簡報。而這些內容後來被重新整理,成為我們合著的《人工智慧在台灣》一書。

而我之所以能快速且完整學習新知識,再轉譯為一般大眾能夠理解的內容,也是受惠於新聞系的教育。很多人問我,數學理化成績不好,也能學會AI嗎?最簡單的回答是反問:「不懂引擎的原理,也不會修車,能夠學會開車嗎?」

同理,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AI使用者,例如人人都有的手機,裡面早就有許多AI應用,我們也都使用得相當順暢。所以,就像開車不必懂得修車,但必須了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一樣,要學習的是了解AI的用途、侷限,以及可能造成的風險,像是假消息、侵犯個人隱私等,這也會是未來數位公民必備的素養。

找到比AI更厲害的能力

ChatGPT 出現之後,更多人擔心:以後學生的作業、報告全部由ChatGPT 這類大型生成式模型代勞,老師要怎麼考出學生的實力?其實,這個問題有點倒果為因,真正該問的是:老師們要教給學生什麼樣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否只能用文字來呈現與評估?

大家在這段時間可能看過媒體報導,ChatGPT 已經能高分通過律師考試,但新聞沒有說的是,如果拿小學生的常識題來測驗,ChatGPT 成績遠遠不及像律師這樣的專業考試。原因在於,網路上關於常識的資料並不多,所以ChatGPT 沒有學過。其次則是因為,專業考試大部分都有標準答案,而這原本就是AI比人類更厲害的地方。

一九九七年,IBM的深藍(Deep Blue)超級電腦打敗西洋棋王,據說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馬文.閔斯基(Marvin Minsky)對語言學家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說:「如何,人工智慧很強吧?」杭士基回答他:「舉重比賽中看到推土機比人類厲害,有什麼好興奮的?」

現在的ChatGPT 看似無所不能,甚至比人還厲害,但其實那是因為它讀了一般人要活九千五百次才能夠讀完的資料,而且使用許多昂貴的電腦、耗費大量電力才能產生的結果。即使如此,它的內容還是有很多錯誤,同時,就算看起來似乎對答如流,仍然只是AI,是數學函式計算出來的機率。

也有很多人問我,以後是不是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學寫程式?其實,程式與技術的變化非常快,現在學的,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早已過時。所以,與其一窩蜂學寫目前熱門的程式,不如更深一層了解程式語言背後的邏輯,學習如何定義問題、拆分問題,並且找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能力,永遠不會被機器取代。

就像人類不需要與汽車賽跑一樣,汽車不該是對手,而是我們的工具;同樣,了解AI的能與不能,它能做的就善加使用,而我們可以做更有價值、更具創造力,而且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天賦與價值,這是AI時代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文節錄自《AI如何重塑教育:ChatGPT來了!讓孩子活出熱情,啟動真探究的內在學習》,由親子天下授權轉載。